Zoom退出中国市场 音视频企业机遇来了

[2020-08-06]  来源:慧聪音响灯光网

【数字视听网讯】前不久,视频会议行业传来了一个让人震惊的消息,疫情期间为留学生打开海外网课方便之门的Zoom宣布,在8月23日 将停止向中国大陆用户提供直接销售、在线订阅等新服务以及软件升级服务,而这些限制不涵盖香港、澳门地区或透过海外公司注册的用户。简单点说就是Zoom撕掉“中国标签” 。

而实际上,Zoom是由美国华人袁征在2011年创办,并迅速成为该领域独角兽企业。不少网友惊讶:what?中国人创立,不让中国使用?

今年因疫情引发远程会议市场的爆发,Zoom在今年4月全球活跃用户突破3亿。而这样一家视频会议巨头公司却与中国大陆“切割”,外界猜测,Zoom从中国“退场”可能与该公司“中国背景”有关,担心受到美国制裁,但这一说法并未得到有关方面证实。可以预见,如果Zoom逐步退出中国市场,其他厂商势必力争抢占其市场份额,尤其是在商务与教育领域的视频会议市场。

疫情下爆发的视频会议市场

今年由于疫情原因,云会议需求大增,市场迎来大爆发。当前国内云会议市场的玩家主要分为互联网巨头 、通信设备巨头 和传统视频会议势力 三大类。互联网巨头以腾讯、阿里为代表,推出腾讯会议、钉钉会议;通信设备巨头以华为为代表,推出华为企业智慧屏+华为云会议;传统视频会议就是我们音视频行业为主的企业,推出专业性更高的设备和系统。

互联网巨头包括ZOOM使用方式都较为便捷,手机下载APP就能直接使用,这部分的业务实际上与我们行业有交集但并不深;而华为在7月推出的华为云会议 广泛的面向政府、大中型企业、高校等,这与音视频行业的用户群体已经有不少重合,更有雷曼光电 等显示屏企业也进入了智慧会议系统领域。各个领域的巨头都在布局视频会议市场,尤其是通信设备以及显示屏的跨领域,对于传统音视频企业会议系统领域的企业更像是“降维打击 ”。

当然,目前中国视频会议、智慧会议的市场非常广阔,并不是巨头或者资本就能完全掌控,只要有特色、有创新的技术,都有机会实现“弯道超车”。

当前政府机关、各企事业单位、大型会议活动等对“高效会议”应用需求持续增长。据智研咨询发布的研究报告,2018年我国数字会议系统应用市场总规模约175.2亿元 ,同比增长21.2%。其中,高端数字会议系统规模24.2亿元;中端数字会议系统规模58.9亿元;低端数字会议系统规模92.1亿元。2012-2018年我国数字会议系统行业规模复合增长率16.3%。预计到2025年,中国数字会议系统需求量将达到84.46万套 。

从政府采购信息网不完全统计,7月全国通过公开招标、竞争性谈判等方式完成的视频会议系统采购项目共102个 ,采购规模约5797.37万元 。其中行政司法部门视频会议系统采购项目45个,采购规模约3853.28万元;教育系统视频会议系统采购项目6个,采购规模约561.35万元;税务系统视频会议系统采购项目38个。

从上述的数据可以看出,视频会议市场机会非常多,尤其是政府、大中型企业、高校 等应用场景的项目。

音视频行业如何应对

在音视频行业里,涉足视频会议领域的企业也有分为追求更高清显示的视频 为主的会议系统,以及追求更清晰声音的音频 为主的会议系统。当然也会有人质疑,既高清又清晰的会议系统没有吗?

固然会有,而且不管是以视频还是音频为主,都会力争两方面做到更好,但也需要正视研发的难度。例如一家企业原来已经成熟的视频技术,要“转道”研发音频技术,并且要超越深耕10年以上的音频企业,这事想想就不太靠谱。

因此,对于音视频领域的企业而言,进入视频会议、智慧会议领域,首先要 确定的是自身定位问题,其次是 面临巨头进场,压迫空间的问题,最后是 产品的差异性、服务的质量、正确的策略。

入场券

音视频两者并非在短期内能够兼顾,但广阔的市场就在眼前,要快速进场,可以是收购并购的方式,以资本简单粗暴获得技术;也可以合作的形式,也是我们近年听得很多的跨界融合。

针对性

如同腾讯会议是针对手机用户,华为云会议针对政企、高校等用户一样,我们也要确认面向的用户是谁?又是如何建设渠道?是当地工程商、系统集成商;是直接参与投标项目;还是合作参与项目做技术支持?

方向

进入会议领域是为了企业更好的发展,要在市场上立足,产品更新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。企业是要继续专注音频或视频的技术,做好当前领域的领头羊;还是逐渐加大另一方向的技术,做到音视频技术越来越平衡。

入场券、针对性、方向的问题都理清了,前方的路如何走自然更清晰,制定策略也会更有效。

互联网巨头、通信设备巨头等强势进场,各自携着巨大优势的他们,让专业音视频行业面临更严峻的考验。 但我相信,专业音视频行业即使在种种困难下,仍然可以在狭缝间绽放美丽。

热门标签
Zoom 音视频 
分享到

相关文章

itavcn.com(京ICP备06048189号) 010-62536866